福建省足球运动迎来里程碑式突破!福建省体育局 6 月 12 日正式官宣,2025 年第四季度将重启 "闽超" 足球联赛,这是继 2017 年首届赛事后,福建本土最高水平的职业足球赛事时隔 8 年再度回归。作为呼应江苏 "苏超" 现象级火爆的重要举措,本次赛事将以 "讲好福建足球故事" 为核心,打造集竞技、文化、旅游于一体的全民体育 IP。
一、赛事定位:重启闽超,激活足球基因
本次闽超联赛将延续 2017 年 "自下而上" 的选拔模式,覆盖全省 9 个设区市和平潭实验区,通过县市区预选赛、市级联赛层层筛选,最终决出 9 支代表队伍参与全省总决赛。与往届不同的是,2025 年赛事将引入主客场双循环赛制,每支队伍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 16 轮较量,赛程贯穿整个第四季度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特别设置 "8 球熔断规则",当单场比赛分差达到 8 球时自动终止,既保障竞技公平性,又避免实力悬殊导致的观赏性下降。这种创新赛制在借鉴江苏 "苏超"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更贴合福建足球发展实际,预计将吸引超 50 万球迷现场观赛。
二、文化融合:打造体育 + 文旅新范式
为提升赛事附加值,主办方计划将门票与本地餐饮、景点折扣绑定,推出 "跟着闽超游福建" 特色文旅线路。例如,福州主场赛事将联动三坊七巷、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,泉州赛场则可串联清源山、开元寺等景区,形成 "观赛 + 文旅" 的消费闭环。
赛事还将深度融入闽南文化元素,打造 "闽南德比"" 妈祖杯 "等特色 IP。其中," 闽南德比 "将聚焦泉州与厦门的历史渊源,通过球员互赠南音唱片、提线木偶等文化信物,将地域竞争转化为文化交流。这种" 足球搭台、文化唱戏 " 的模式,预计可带动全省文旅消费增长 15% 以上。
三、青训体系:构建人才培养金字塔
在青训层面,福建省已形成 "校园足球 + 专业梯队" 的双轨培养模式。今年 6 月,叶晟轩、杨丰瑞、钟俊辉三名福建小将入选中国足协 U12 精英训练营,标志着本土青训初见成效。闽超联赛将配套建立 "闽超青训联盟",与莆田 5 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深度合作,建立从小学到职业队的 "一条龙" 输送体系。
赛事特别规定,每支参赛队伍必须包含至少 3 名 21 岁以下本土球员,且职业球员占比不得超过 30%,倒逼俱乐部重视年轻球员培养。未来还将增设 "闽甲" 联赛,形成升降级体系,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更多晋乐鱼网官网升通道。
四、商业运营:构建全产业链生态
在商业化运作方面,赛事已与卡尔美等本土品牌达成战略合作,构建涵盖装备赞助、赛事转播、衍生品开发的商业矩阵。抖音、东南网等平台将全程直播赛事,预计单场网络观看量将突破百万。同时,官方小程序将实现门票预订、积分兑换、球员互动等功能,打造 "指尖上的足球盛宴"。
为保障赛事可持续发展,福建省体育局联合省财政厅设立专项基金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,预计可筹措办赛资金超 2000 万元。这种 "政府主导 + 市场化运营" 的模式,有望成为地方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范本。
五、社会效应:从 "散装" 到全民狂欢
作为福建体育史上规模最大的民间赛事,闽超联赛承载着激活足球人口、提升城市凝聚力的重要使命。根据规划,赛事将带动全省新增足球人口 50 万,新建改建足球场地 200 片,推动足球相关产业产值增长 20%。
"我们希望通过闽超联赛,让足球回归市井,成为连接城市与市民的情感纽带。" 福建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赛事将借鉴江苏 "苏超"" 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 "的理念,通过" 城市荣誉战 ""球迷文化节" 等活动,重塑福建足球的精神内核。
随着第四季度的临近,福建足球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。这场即将到来的全民足球盛宴,不仅是竞技水平的较量,更是一次对福建足球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诠释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"闽超" 如何续写八闽大地的足球传奇。